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平稳“亲吻”祖国大地,圆满完成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任务,也是中国航天迄今为止最复杂的任务之一。
22天21.5小时,往返地月共计约76万公里的路程的嫦娥五号完成了太多中国从未完成的任务,更值得称赞的是嫦娥五号任务原本准备的三十五项故障预案中,一项都没用到,嫦娥五号就这样承载着全国人民的祝愿一路顺利高歌,其背后也显示出我国航天人的高超水平。
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的月土怎么分?航天人早就有了计划。
2019年4月24日,《逐梦航天——2019“中国航天日”文艺晚会》上,亮相晚会现场的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为航天晚会带来了“惊喜”。他表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从月球上带回土壤,这些珍贵无比的月壤一部分保存在北京,另一部分保存在湖南,一切顺利的话,12月26日,也就是毛主席生日那一天之前就能实现。
吴伟仁院士
把月土保存在湖南,毛主席知道今天的中国航天事业成就,一定会非常欣慰。
翻开历史,我国的航天事业不仅是毛主席拍板发展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毛主席的支持。我国航天事业起步是异常艰难的,大家可能听说过毛主席7个月不吃肉全身浮肿的故事,1959年到1962年, 是共和国历史上被称为“三年困难”的时期,我国航天事业正是在这最困难的时期诞生的,那年代研究火箭卫星,投进去的可是全国人民的口粮,当时也有专家对航天事业发出质疑,毛主席对航天人始终只有一个要求,把中国的卫星放上天。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苏、法、日四国之后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从1958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国也要搞人造地球卫星,我国航天人从无到有,一步步从运载火箭到卫星,只用了不到12年的时间。
随后20世纪70年代的第一个国际劳动节夜晚,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研制和发射长征火箭和东方红卫星的代表,代表们的座位被精心安排在城楼西侧电梯出口处,这是中央首长来回要经过的地方。
那晚,毛主席和航天人代表们十分愉快地和代表们一一握手,表示亲切慰问和祝贺,甚至晚会结束后,毛主席又特地从发射卫星代表的面前走过,第二次接见了代表团。那晚的毛主席有多开心,当时受到毛泽东接见的主管卫星测量的王盛元回忆道:以前庆典从未见毛主席看完焰火,那晚毛主席直到焰火表演结束才离开。
如此光荣的事,此后在近2年多的时间里,毛泽东在与外宾谈话中,多次提到卫星话题,但并不是为跻身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而自豪,从这些谈话中读出的中心思想就是:中国只发射了一颗卫星,算不得什么,不能骄傲。
毛主席对外国人说,天上有两千多颗卫星,我们才两千分之一嘛!就是有两千颗也不能骄傲,否则会走向反面,这是一个教训。
对外国人说的话何尝不是对我国的航天人做出的指示,毛主席倾注心血的航天事业目标并不是现有的成就,毛主席多次强调,天空上有好多人造卫星在那里转,都是美国和苏联的。在这种鼓励和鞭策下,中国的航天计划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晚年的毛主席,身体和精力越来越差,但他的目光仍然没有离开中国航天进展。
1968年6月17日,毛主席批准研制远洋测量船工程计划,代号“718工程”,这个原本服务于洲际导弹的工程,参加了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代号“580工程”)后几乎所有重大航天活动的测控任务。
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1970年7月14日,毛主席圈阅国防科委《关于航天员选拔的计划报告》,批示开展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代号“714工程”,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虽然之后因为技术。国力等原因搁置了,但这个计划像一枚种子,一直埋在中国航天人的心中。
钱学森:中国载人航天先行人
1975年3月31日,中央军委召开第八次常委会。会上通过了《关于发展我国通信卫星问题的报告》,并决定马上请示中央, 毛泽东圈阅了这一报告,代号“331工程”。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东方红”二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病中的毛泽东审阅了我国发射遥感卫星的报告,后又审读了卫星发回的相关资料,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更是频频取得傲人成绩。
一曲《东方红》,当年的东方红一号让全球听到了中国的声音,也让世界初次见识到中国航天人的实力。
如今东方红一号依然在轨道上航行,两盘来自太空的《东方红》乐曲录音胶带,静静地躺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展柜里,二者一起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枝繁叶茂。
毛主席嘱咐航天人的那句不要骄傲,嘱咐也是祝福,当年中国的航天成绩只是天空中的两千分之一,毛主席的愿望,中国的航天事业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